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一直以来,有关CT影像特征在新冠诊断中的价值之争从未消停。从国家诊疗方案第五版中要求“在湖北省内增加‘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即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疑似病例”,到第六版、第七版的这一诊断标准的取消,CT影像到底在新冠肺炎的诊断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湖北省为何强调用CT检测新型肺炎?理由有三。 理由一、核酸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出现漏诊 样本采集与质量影响检测结果 用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样本,目前大多为呼吸道标本,其中上呼吸道样本优点是取材容易,尤其是咽、鼻拭子,在目前病患集中、医疗条件紧张的疫区可以方便快捷地展开。但是受到操作手法等影响,如果采集所得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导致病毒拷贝数(病毒量)不够,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 相对而言,下呼吸道样本的质量更好,但临床上一般使用支气管纤维镜进行取材,对疫区的医疗设备、专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不能很好地推广至基层医院。而且,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需要尽快进行检测,4℃冰箱能保存待检测标本24小时,对于没有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也是一种挑战。 检测时机难以保证 有部分早期患者会呈“假阴性”,就是说有些早期患者,CT扫描阳性,可是核酸检测阴性。这是由于部分早期患者咽部病毒拷贝数比仪器的检测极限低造成的。 试剂盒质量问题 理由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效率比CT低 检测资质要求相对高 新冠状病毒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病毒,为了防止测试过程中发生病毒泄露或人员感染等生物安全事件,实验室必须达到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实验室的个人防护需采用生物安全三级,操作人员也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检测员。检测资质要求相对较高。 检测时间相对较长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广告,有些宣称十几分钟就能出结果,它们用的是还未成熟的技术,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实际上,通过国药监局批准的核酸试剂盒,几乎都是荧光PCR技术。一般的荧光PCR需时最少三四个小时,要是算上分析数据、出报告可能得五六个小时。和CT相比,荧光PCR的耗时更长。 尤其是待确证患者数量比较大,诊断速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湖北疫区疑似病例仍在增加、各地医疗资源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强调CT的临床比重,更符合疫区需求。 理由三、CT检查可以弥补核酸检测的不足 CT普及性更高、操作更便捷、灵敏度更高 我国基本上二级以上医院都已经配备CT,包括一些民营医疗医院、体检机构,都具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对比起核酸检测,完成一次肺部CT扫描只需要几十秒,一台CT一天至少可筛查几百人,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更高,可以更好地显示肺部的病灶所在。在肺炎的临床筛查中,CT是目前最高效的检查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出,湖北疫区内无论有无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血象异常者,如果早期通过CT发现影像学特征,即可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达到“早隔离、早诊断”的目的,及早对未能被确诊核酸阳性的病例进行干预。 CT可明确鉴别诊断,理清肺部病例演变特点 CT可帮助医生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肺炎,其范围和程度如何、处于哪个期等等。新冠肺炎属于病毒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存在一定的重叠。如斑片状浸润影、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 此外,新冠肺炎感染早期主要以充血、水肿、渗出改变为主,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坏死、出血和增生表现,到了疾病的吸收期,主要以增生、纤维改变为主,不同时期病例改变特点为医生理解该病肺部CT表现及判断疾病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何其他地区无要求使用CT检查标准呢?第六版以及第七版新冠诊疗方案中,为何取消了这一参考标准? CT识别新冠肺炎容易“错杀” 与肺炎识别的灵敏度高相对,CT对本次新冠肺炎的特异性偏低。冬春季节本来就是流感高发季节,新冠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嗜酸性肺炎等在影像学表现上存在重叠,鉴别上具有一定的困难。 拿杭州市卫健委1月26日的肺炎病例举例,杭州市卫健委1月26日起向社会公布了120例有病史详情的确诊病例结果,分析显示患者影像阳性的只有76例,敏感性63%,而所有患者均由核酸检测阳性而最终确诊。 CT检查自身的局限性 CT可发现该病的早期肺部病变,追踪病情演变和评估疗效及预后。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影像表现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可能不一致。 部分疫情数据显示,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人群中,胸部CT存在新冠肺炎影像改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中,首次胸部CT未见异常改变(23.6%);极少数临床重症患者(5.2%),整个病程胸部CT都未见明显异常。 虽然,受标本采集技术、试剂盒质量、检验质控和疾病演变多样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但核酸检测依然是该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CT检查结果就没有参考价值了吗? 此前,在武汉曾使用过临床诊断病例分类,这是非常时期的特殊应急手段,以解决此前大存量疑似病例无法入院治疗的问题。现在,这一非常时期的临床诊断病例标准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并不是说CT的作用不大了。 客观讲,我们不应拔高影像学的价值,但也不能贬低影像学的作用。CT影像密度分辨率高,易于显示肺部小病灶,假阴性率极低,可以作为该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很重要的依据,同时需注意,单次CT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该病的依据。 CT可以告诉医生有没有肺炎,是病毒性肺炎还是非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病情处于哪一阶段,为临床应该采取哪种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必须结合CT和临床表现、核酸检测结果来综合作出判断。CT上肺部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或病变基本吸收是患者能否出院的重要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