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春捂”有道理吗?“春捂”到底捂哪里?
发布日期:2023-02-15 08:13:35       作者:鲁南制药集团       浏览:21.4万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前两天的10℃以上的温度持续了好几天,小南都被唬住了,早早地买了好几套春装。结果快递还没到,刮风加小雨,打的小南措手不及。老母亲赶忙提醒:秋冻春捂!


“春捂”有道理吗?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这两个时间段里人们的衣装打扮容易出现“混乱搭配”的现象,这两段时间正是冬春换季和夏秋换季时。


“春捂秋冻”应因人而异。就算对体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春捂”捂哪里?


捂肚子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露脐装还是暂时放在衣柜吧,现在还没到它登场的时候。


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养生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老老恒言》亦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108.jpg


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腰细虽美,也不能露得太早。


“春捂”到啥程度?


盲目地"捂",也不可取。古代俗语说“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现在一般来说春捂到3月份(农历),通常把15℃作为春捂的临界温度,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着风。


“春捂”时应注意饮食


“春捂”的目的是顾护身体的阳气,除了衣着方面,饮食的“春捂”也很重要。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韭、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之阳气。


109.jpg


“春捂”有什么注意事项?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准备增减衣物前,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


温暖的春天早晚都会来到,千万不要因为心急就早早脱掉厚衣服,要健健康康地迎接春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