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水果季甜蜜陷阱,菠萝扎嘴可能是过敏预警
发布日期:2025-04-07 08:08:53       作者:New Media       浏览:847

菠萝新鲜上市,金黄诱人,酸甜可口,尽管“扎嘴”,但是想着用盐水泡泡就好。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现代医学发现,看似寻常的“菠萝刺激”,可能是身体拉响的过敏警报。


菠萝扎嘴可能是过敏


咬下一口新鲜菠萝,瞬间袭来的刺痛感,常被归咎于菠萝蛋白酶(Bromelain)对口腔黏膜的“分解攻击”。然而,有最新研究揭示:超过50%自述“吃菠萝扎嘴”的人群,体内检测到针对菠萝特异性IgE抗体,属于轻度过敏反应。这说明,“吃菠萝扎嘴”可能不是菠萝的问题,而是你对菠萝过敏了!


046.jpg


当然不是所有“扎嘴”都是过敏,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


生理性刺激:菠萝蛋白酶仅暂时破坏黏膜表层,症状在30分钟内消退,用盐水浸泡或加热可有效缓解。


过敏性反应:伴随口腔黏膜水肿、舌头发麻、持续灼烧感,甚至出现嘴唇肿胀或皮肤红疹。若继续大量食用,可能引发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更需警惕的是,菠萝中的致敏蛋白与桦树花粉存在交叉反应。这意味着,对春季花粉过敏的人群,更有可能在吃菠萝时出现“莫名其妙”的过敏症状,临床上称为“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水果过敏“刺客榜单”


除了菠萝,这些水果也需要特别关注:


1. 甜瓜:喉咙发紧


甜瓜致敏元凶是Cuc m 3蛋白,它能在咽喉部引发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许多人误以为“齁嗓子”是糖分过高,实则可能是过敏的早期信号。


2. 猕猴桃:唇周刺痒


猕猴桃的Act d 1、Act d 2蛋白可诱发口腔痒疹,严重时甚至导致全身荨麻疹。


3. 芒果:麻痒皮疹


芒果皮中的漆酚(与毒藤同源)常引发接触性皮炎,而果肉中的Mangifera allergen蛋白可致全身过敏。


水果过敏的机制


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会对水果过敏的高危人群:


●花粉过敏(尤其桦树/艾蒿)

●特应性皮炎/哮喘患者

●既往有食物过敏史


047.jpg


这一类人群属于“过敏体质”,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力太强,很容易将水果蛋白误判,识别为“入侵者”时,启动连锁防御:


免疫球蛋白E(IgE)迅速结合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口腔刺痒、打喷嚏等初期症状;

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出现黏膜水肿、皮肤红斑,甚至腹痛腹泻;

严重时可触发支气管痉挛、血压骤降,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应对水果过敏?


预防胜于治疗:


最容易忽略但确实最关键的,首次食用应少量试吃!尤其是小朋友!不要因为一时好奇贪嘴猛烈进食,确认无误后才能安心地美美享用~


●热加工灭活:将菠萝切块后加热1分钟(60℃以上),可破坏80%过敏原。


●物理隔绝法:甜瓜去皮后多切除1cm果肉(致敏蛋白富集区);猕猴桃用勺挖取避免接触果皮;芒果建议削皮后戴手套处理。


过敏时的紧急处理:


轻度口腔刺痒/局部红疹时:停止食用立即漱口+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中度嘴唇肿胀/呼吸困难时:停止食用立即漱口+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送医观察


重度意识模糊/血压下降时:立即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