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肺炎支原体、合胞病毒、流感、诺如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进入流行季,主要的感染人群是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低下者成为感染的次要群体。
进入秋冬季节后,各地医院儿科已经出现持续爆满,有的患儿甚至一次感染多种病原体。各地疾控中心纷纷呼吁大家重视本次多个传染病共同进入流行季的情况,佩戴口罩,积极预防。 秋冬季节流行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 感染后症状主要为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合胞病毒 合胞病毒是一种肺炎病毒,属于正肺病毒科,是导致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合胞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2到8天,早期感染者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全球普遍流行的病毒,可引起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疾病有关。 腺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3-8天,感染后大多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多数呈自限性。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感染后引发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可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甚至死亡。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可通过飞沫、接触和粪口等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为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等,也可见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感染后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种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表面传播。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肺损伤等。 如何做到多病共防? ●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正确佩戴口罩; ●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定期清洗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 ●对于有针对性疫苗的流行病毒,可以提前接种预防,不过要注意接种并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免疫,日常还是要做好防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加强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乏力、恶心等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治疗。